今年5月1日,全國首部關於義務教育均衡發展的地方性法規《無錫市義務教育均衡發展條例》頒佈實施。此前,無錫一直在探索義務教育均衡發展——2012年,所轄市(縣)在全省率先全部通過“全國義務教育發展基本均衡縣”省級評估,當年該市被國務院表彰為“全國‘兩基’工作先進地區”;2013年11月,無錫再次全員通過教育部督導檢查,成為全國首批所有市(縣)區全部通過義務教育基本均衡發展“國檢”的大中城市。
  擇校率降至10%
  滿意度躍上90分
  6月招考季,擇校熱暗流涌動。在名校雲集的無錫市崇安區,區教育局副局長樊奕宏坦率地告訴記者:“要說‘條子’,一張沒有不可能,但比前兩年明顯少了。原因很簡單,這幾年區里所有學校發展得都不錯,家門口就有好學校。”
  近年來,無錫義務教育學校在辦學條件、師資隊伍、管理水平和教育質量等軟硬件上整體均衡推進。從2009年起,該市每年投入1000萬元財政引導資金,對60所相對薄弱學校在辦學場地、教學用房、設施設備、校園環境等方面進行優質配置,全市義務教育現代化學校100%全覆蓋。
  在無錫追求教育高位均衡發展的過程中,弱勢群體的受教育權利得到最大程度的尊重。南長區清和小學是一所以接納外來務工人員隨遷子女為主的民辦學校,開辦4年來辦學條件、教師素質和教學質量一年上一個臺階。崇安區今年摘下兩所“農民工子弟定點學校”的招牌,所有外來務工人員隨遷子女全部就近安排公辦學校就讀。迄今為止,無錫市90%的外來務工人員子女進入各公辦學校就讀。
  辦學差距縮小,擇校率隨之降低。目前,無錫全市範圍內擇校率已降至10%以下。在無錫新區,中小學擇校比例僅為1.2%和1.6%。在2012年底進行的一項調查中,社會公眾對全市義務教育高位均衡發展的總體滿意度達到94.07分。
  兩個15%交流
  大輪崗強師資
  無錫推進義務教育高位均衡,重點是提升薄弱學校,突破口在促進優質師資均衡配置。
  今年2月,42歲的無錫市科學學科帶頭人過勤勇,作為骨幹教師從百年名校連元街小學交流到區內廣新小學擔任校長。初到新崗位,過勤勇坦言曾感覺不適——廣新小學6個年級總共只有12個班,89%的學生是來自全國22個省市的外來務工人員子女,教師年齡偏大,很難吸引本地生源。
  無錫義務教育學校教師輪崗交流全面啟動,讓地處城郊結合部的廣新小學迎來轉折點。過勤勇告訴記者,2010年以來,包括他本人在內,共有4名骨幹教師和24名專任教師從外校交流到廣新,該校教師平均年齡下降了3歲,學科結構漸趨合理,管理更加規範。今年招生季,報名廣新小學的本地生源一下增加到30多個,“學生、家長逐漸認可,我們辦學校就更有信心了。”
  “在無錫義務教育階段學校,每年兩個15%交流雷打不動。”無錫市教育部門負責人介紹,從2010年開始,該市每年按照不低於專任教師總數15%和不低於骨幹教師總數15%的比例,進行教師輪崗交流;對到薄弱學校任教達到一定期限且績效突出的教師,在職務晉升、職稱評定、業務進修、考核評優等方面優先安排。2010年-2013年,全市共輪崗交流教師1.25萬餘人、校長460人,許多名校幾乎100%的教師都有輪崗交流經歷。
  下轉2版
  上接1版有序推進教師大輪崗,讓無錫城鄉師資隊伍配置趨於優質均衡。通過交流,江陰培育了千餘名農村骨幹教師;18個“名師工作室”引領北塘區教育科研整體推進;濱湖區一邊面向全國引進特級教師,一邊組織優秀教育管理者赴境外培訓學習,名師薈萃局面正在顯現。
  向創新要發展 以質量論均衡
  6月20日,今年的無錫小升初畢業考試順利結束。市民楊先生陷入了糾結:兒子通過了一所民辦初中的選拔,而自家學區內也有所不錯的公辦初中可以直升,如何選擇?最終,一條“2014年熱門高中計劃招生指標全分配”新政,促使他選擇了學區公辦初中。
  今年開始,無錫熱門高中除自主招生外的計劃內招生指標全部分配到各初中,這是繼2012年在省內率先縮減中考科目之後,無錫推出的又一項中考中招改革,繼續推進教育高位均衡發展。
  通過多年的體制、機制改革,無錫市各中小學正逐漸從生源競爭轉向教學質量競爭,從升學競爭轉向辦學水平競爭。宜興市連續3年推進學校文化建設,由“千校一面”變為“一校一品”;惠山區實施學生素質拓展“五個一工程”,孩子們個個都有“拿手好戲”;錫山區棒壘球、曲棍球、國際象棋等“國”字號基地英才輩出,特色教育創出了牌子。
  無錫市教育局局長陸衛東說:“無錫探索義務教育均衡發展,不是削峰填谷式低水平縮小差距,而是通過提谷齊峰,追求高水平、高質量的均衡,讓每一所學校都精彩、每一個孩子都出彩。”
  本報記者 江錫民 馬 薇  (原標題:提谷齊峰,無錫義務教育高位均衡)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qi63qidfv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